今年是58同城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7年,作为以民生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领域企业家,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四份建议,聚焦与民生相关的“安居”与“乐业”问题。
往届两会上,姚劲波会从“乐业”方向出发,关注家政服务行业的数字化,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数字化的经济促进“上门经济”品牌化发展的建议》,将关注点落在了保洁代厨、保姆照护、上门维修、清洗保养等上门服务产业。
姚劲波认为,所谓“上门经济”,就是交付在“家门内”的社区家庭服务,是利用互联网匹配供需、劳动者上门的服务。在他看来,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全链条效率的“上门经济”,正不断释放活力,成为扩大消费的新引擎和吸纳就业的新渠道。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上门经济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1万亿元,从业人员的数量已达到4000余万人,该领域也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首选。”姚劲波在3月6日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还给出了58同城平台上本地生活服务类消费需求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家政等上门服务需求同比去年上涨近20个百分点。”他发现,该业态还带动了相应的人力招聘需求一直增长。“在新消费场景拓展方面,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姚劲波说,目前有大约3亿新市民,加上城市生活服务和体验升级的需求拉动,“上门经济”等新消费场景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采访中,姚劲波也提到,由于营运主体比较分散、人员众多,“散且小”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导致服务的品质参差不齐。此外,从业人员流动性强、流失率高、部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把控、各类“上门经济”品牌五花八门,都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为此,姚劲波提出建议,将上门维修服务纳入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的政策支持范围,同时,加大对好品牌、好服务的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典型,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扶持一批行业内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从供给到需求的全链条效率,从而推动“上门经济”的品牌化发展。
姚劲波:与传统家政相比,“互联网+家政”发挥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对客户和家政人员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
针对中小商家数字化升级难、缺乏品牌知名度等痛点,像58到家就能提供品牌背书、流量扶持、人才培训、技术上的支持、客户服务等服务。在“58智慧家政系统”等数字化驱动下,我们得知,已经有更多“90后”“00后”进入“上门经济”领域,并在平台的帮助下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只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行业资源,让供给信息高效匹配,58到家还投入很多资源用于智能化设备的开发、应用。像智能搬家人体工学辅助外骨骼、智能搬家辅助制动车,应用于搬家服务中,为搬家工人提供保护,进一步突破单人的工作效率;为家政劳动者定制的智能手环,包含订单提醒、路线导航、健康监测等功能。这些数字化的便利即将全方面覆盖平台上的百万劳动者。
姚劲波:我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抓手;是指引科技、产业、服务换挡提质的理论成果和战略布局。
从企业实践视角看,我个人概括成三个“力”:要素“协同力”、产业链“更新力”以及生态“优化力”。
具体来看,第一,向劳动力和工具、平台的优化配置要生产力,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动能。58同城可通过数智化手段为生产服务要素提供精准供需对接,让“上门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需求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和吸纳就业的新渠道。
此外,我们大家可以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如家政招收/培养/就业体系),输出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技能人才。
产业链端则要求传统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催生先进生产力,这与58同城“成为领先的产业化生活服务集团”的愿景高度契合。我们将继续深耕生活服务领域,锚定产业化转型方向,通过数智赋能、供应链升级、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提升等,提高行业效能,助力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也会积极布局出海,在双循环的总体布局之下延伸产业链。
最后,我理解的生态既包括生态环境也包括产业生态,核心是健康协调可持续。像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速发展循环经济,便是产业生态优化的重要一环。目前,58同城和旗下转转,正响应倡导,积极探索和布局循环经济落地新场景,包括二手车交易流转以及手机等家电回收循环等,通过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流转的新模式,带动消费、生产和投资全链条、全生产要素的发展。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领域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趋势。擅长企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
专业周到的服务
专业从事保洁清洗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今年是58同城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7年,作为以民生服务为导向的互联网领域企业家,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四份建议,聚焦与民生相关的“安居”与“乐业”问题。
往届两会上,姚劲波会从“乐业”方向出发,关注家政服务行业的数字化,今年他提交了《关于数字化的经济促进“上门经济”品牌化发展的建议》,将关注点落在了保洁代厨、保姆照护、上门维修、清洗保养等上门服务产业。
姚劲波认为,所谓“上门经济”,就是交付在“家门内”的社区家庭服务,是利用互联网匹配供需、劳动者上门的服务。在他看来,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全链条效率的“上门经济”,正不断释放活力,成为扩大消费的新引擎和吸纳就业的新渠道。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上门经济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1万亿元,从业人员的数量已达到4000余万人,该领域也成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首选。”姚劲波在3月6日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还给出了58同城平台上本地生活服务类消费需求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家政等上门服务需求同比去年上涨近20个百分点。”他发现,该业态还带动了相应的人力招聘需求一直增长。“在新消费场景拓展方面,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姚劲波说,目前有大约3亿新市民,加上城市生活服务和体验升级的需求拉动,“上门经济”等新消费场景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采访中,姚劲波也提到,由于营运主体比较分散、人员众多,“散且小”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导致服务的品质参差不齐。此外,从业人员流动性强、流失率高、部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服务质量难以把控、各类“上门经济”品牌五花八门,都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为此,姚劲波提出建议,将上门维修服务纳入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的政策支持范围,同时,加大对好品牌、好服务的宣传力度,树立优秀典型,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扶持一批行业内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从供给到需求的全链条效率,从而推动“上门经济”的品牌化发展。
姚劲波:与传统家政相比,“互联网+家政”发挥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对客户和家政人员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
针对中小商家数字化升级难、缺乏品牌知名度等痛点,像58到家就能提供品牌背书、流量扶持、人才培训、技术上的支持、客户服务等服务。在“58智慧家政系统”等数字化驱动下,我们得知,已经有更多“90后”“00后”进入“上门经济”领域,并在平台的帮助下获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不只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行业资源,让供给信息高效匹配,58到家还投入很多资源用于智能化设备的开发、应用。像智能搬家人体工学辅助外骨骼、智能搬家辅助制动车,应用于搬家服务中,为搬家工人提供保护,进一步突破单人的工作效率;为家政劳动者定制的智能手环,包含订单提醒、路线导航、健康监测等功能。这些数字化的便利即将全方面覆盖平台上的百万劳动者。
姚劲波:我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背景下,坚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抓手;是指引科技、产业、服务换挡提质的理论成果和战略布局。
从企业实践视角看,我个人概括成三个“力”:要素“协同力”、产业链“更新力”以及生态“优化力”。
具体来看,第一,向劳动力和工具、平台的优化配置要生产力,通过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动能。58同城可通过数智化手段为生产服务要素提供精准供需对接,让“上门经济”“体验经济”等新业态、新需求成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引擎和吸纳就业的新渠道。
此外,我们大家可以通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如家政招收/培养/就业体系),输出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技能人才。
产业链端则要求传统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催生先进生产力,这与58同城“成为领先的产业化生活服务集团”的愿景高度契合。我们将继续深耕生活服务领域,锚定产业化转型方向,通过数智赋能、供应链升级、使用者真实的体验提升等,提高行业效能,助力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也会积极布局出海,在双循环的总体布局之下延伸产业链。
最后,我理解的生态既包括生态环境也包括产业生态,核心是健康协调可持续。像4月22日在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加速发展循环经济,便是产业生态优化的重要一环。目前,58同城和旗下转转,正响应倡导,积极探索和布局循环经济落地新场景,包括二手车交易流转以及手机等家电回收循环等,通过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流转的新模式,带动消费、生产和投资全链条、全生产要素的发展。
长期关注并报道TMT领域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发现前沿趋势。擅长企业模式、人物专访及行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