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后来居上”的目标,着力扩内需、优结构、稳增长、防风险,高水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我们把稳经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直面困难、合力攻坚,经济工作各领域均取得扎实成效。1-11月份,重点调度的22项主要经济指标,有6项增速位居全省第1。总实力持续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16.5亿元、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镇和乡村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达到5781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粮食总产达到160亿斤、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三次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比例为9.7:39.5:50.8。三大需求支撑有力。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8.5%、9%和9%。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22%,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牡丹区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四新”经济投资提高10%、高于全部投资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高于规上工业1.2个百分点。
(二)重大战略扎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落实。72项重点工作全部按时序推进,16个项目列入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5个沿黄省级开发区完成调区扩区。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快速推进。192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204个重点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1398亿元。3个县区、4个园区、10家企业成为全省第一批试点。我市在全省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中获得一致好评。新一轮“突破菏泽”全方面实施。183项重点任务有效推进,华润电力源网储一体化、东明绿能储电站等14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166.5亿元,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1个、领军企业达到15家。鲁西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省级新区前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15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100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72.4亿元和30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和105.7%;新获批国家债券项目237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217个,额度分别达到188.1亿元和859.8亿元;新落地过亿元产业链项目445个、到位资金538亿元。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启动实施“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着力打造10条产业链,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全年工业用电量增长13.3%、居全省第2位。化工产业扩能提质,24个过亿元项目落地建设,营业收入突破2100亿元。东明石化30万吨UPC科技试验工程、旭阳化工20万吨尼龙66等支撑项目建设顺利,劲海化工10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规划布局。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1.5%和15%。“一港四园”产业规模加快膨胀,现代医药港累计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四个产业园区新落地过亿元项目19个、累计达61个,步长制药绿色智能化制造、知和大药厂、简道制药、泽宇生物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产业全面起势,龙蟠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烁燊新能源锂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风力、光伏电站分别达到23座和26座,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50万千瓦,占总装机量的58.1%、居全省第2位。259.4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签约实施、规模占全省总量的30%,在建过亿元新能源项目达到41个、总投资341亿元。厦门海辰储能、江苏超电快充、巨湾技研动力电池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机电设施制造向高端化迈进,精进电动电驱动总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康沃甲醇发动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率先实现量产,英搏尔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江华机械农机智能制造等一批项目增资扩产,关键零部件研发实力和产能规模逐步的提升,机电设施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达21.5%。纺织服装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郓城一鸣纺织、泰和纺织等34家重点企业实施技改,弘成化纤、万宏服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锦纶多功能纤维等服装面料短板正加快补齐。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延伸,实施过亿元技改项目14个,营业收入增长15%。成武县玉米深加工、食品加工两条百亿级产业链条加速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新建5G基站2868座、总数突破1万座,省数字化的经济“晨星工厂”、省级数字化的经济园区,分别达到64家和6家,菏泽跻身“2023数字城市百强榜”第64位;天厚新材料、德通新材料等重点企业稳步增长,华泽高端纤维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增长8%。万楷特种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单县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生产基地等11个过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新签约祥泽新材料等过亿元项目41个。科创能力慢慢地加强,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分别达到3家和7家,菏泽市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新签约重点产业引才项目337个,引进高端人才374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9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1家。
(四)城乡建设提质升级。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确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设计获批实施,7县国土空间总体设计通过省规委会审议,132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全覆盖。36项专项规划快速推进,2项重点区域城市设计、10项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牡丹机场开通航线万人次。日兰高铁年客运量近150万人次,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如期推进。济广高速改扩建菏泽段顺利推进,郓鄄高速建设任务完成过半,济商高速成曹段、徐民高速单曹段开工建设。濮新高速黄河特大桥、省道304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提升改造国省道231公里,省道328东明段完成改建。新万福河复航二期启动建设,成武港安济河作业区试运营,通达京杭大运河的港口达到3处。城市功能稳步提升。长江路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全市改造雨污分流管网149公里,全面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任务。
城市更新深入实施,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53个、3.6万户;完成“保交楼”6.7万套、完成率达到85.8%,快于年度计划5.8个百分点;建成棚改安置房5万套。城市创建持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通过省级评审。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巨野工笔画、曹县汉服、单县羊肉汤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0亿元、70亿元和90亿元,牡丹区芍药鲜切花销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菏泽鲁锦产业焕发新生机,曹县被评为全国食品农产品电商发展百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1016公里,完成953个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扎实推进,27个市级示范片区加快建设,成武县、巨野县获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示范试点有力开展。郓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取得新成效,定陶、郓城、鄄城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顺利推进,曹县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8个乡镇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20个市级重点镇扩容提质,镇域面积、驻地人口分别增加4.3平方公里、5.9万人,镇域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五)营商环境一直在优化。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市场主体满意度达到98%。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坚持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涉企专员”队伍,办结“吹哨”事项4.7万件。实施职能部门亮人员身份、亮制度职责、亮评价结果“三亮”专题行动,5368名公职人员接受评议,参与群众1100万人次。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一窗受理”率分别提高到98%和100%。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启动实施“行政执法监督年”活动,持续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深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法治体检”,防范化解法律风险1760项。建立政法护航工作站36处、“菏法护企”服务站46处,法治保障能力明显地增强。市场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归集信用数据11亿余条,信用评估正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预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9.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2.9万户次。新增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20万户、存量突破10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747家、增长34%。
(六)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6%。十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所,新增学位3万个。本科院校和“双一流”院校录取增幅均超过10%。单县职业中专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菏泽家政学院牵头成立全国现代家政产教融合共同体。医疗服务能力不断的提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创建,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挂牌运行,省肿瘤医院菏泽分院正式启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建设。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到国家优秀标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市县区中医院全部通过等级复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区全覆盖,成武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创新举办文化惠民活动3万余场次,东明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等17个文旅项目入选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名单。国家级A类赛事“华小粮杯·2023菏泽马拉松赛”成功举办。单县一中排球队获第二届全国初中联赛第一名。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开发公益性岗位6.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低保扩围增效人员增量居全省第2位。新增大型养老机构17处、养老护理床位4433张,完成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816户。发展底线更加稳固。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1位,分别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20名”和“后30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十年最低。深入推动平安菏泽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化解信访积案难案,全力守好安全生产、能源保供、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底线红线,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七)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1件、政协委员提案331件。建立“局长讲政策”常态化宣讲制度,完善并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重点工程提报论证等行政决策制度,全方面实施重点工作全链条闭环式“1+7+N”大督查工作机制,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重要工作在一线调研、重大问题在一线解决,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同时,人民武装、双拥共建、退伍军人、国防动员、统计审计、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河务、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菏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菏泽建设的各界人士和各路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体量还不大;县域经济实力有待逐步提升,农村发展还存在很明显短板;民生领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距离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本质安全基础不够牢固,安全生产、生态建设、财政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压力较大;一些干部服务效能不高,抓落实的狠劲韧劲不足,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专业周到的服务
专业从事保洁清洗
专业人才,安全放心
正规专业的管理模式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后来居上”的目标,着力扩内需、优结构、稳增长、防风险,高水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我们把稳经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直面困难、合力攻坚,经济工作各领域均取得扎实成效。1-11月份,重点调度的22项主要经济指标,有6项增速位居全省第1。总实力持续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0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16.5亿元、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城镇和乡村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达到5781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粮食总产达到160亿斤、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三次产业体系更加优化,比例为9.7:39.5:50.8。三大需求支撑有力。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8.5%、9%和9%。其中,网络零售额增长22%,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牡丹区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四新”经济投资提高10%、高于全部投资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高于规上工业1.2个百分点。
(二)重大战略扎实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落实。72项重点工作全部按时序推进,16个项目列入省级黄河战略重点项目库,5个沿黄省级开发区完成调区扩区。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先行区建设快速推进。192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204个重点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1398亿元。3个县区、4个园区、10家企业成为全省第一批试点。我市在全省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中获得一致好评。新一轮“突破菏泽”全方面实施。183项重点任务有效推进,华润电力源网储一体化、东明绿能储电站等14个支撑项目完成投资166.5亿元,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11个、领军企业达到15家。鲁西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省级新区前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151个实施类省级重点项目、100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572.4亿元和30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和105.7%;新获批国家债券项目237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217个,额度分别达到188.1亿元和859.8亿元;新落地过亿元产业链项目445个、到位资金538亿元。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启动实施“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三年行动,着力打造10条产业链,工业经济运行稳健。全年工业用电量增长13.3%、居全省第2位。化工产业扩能提质,24个过亿元项目落地建设,营业收入突破2100亿元。东明石化30万吨UPC科技试验工程、旭阳化工20万吨尼龙66等支撑项目建设顺利,劲海化工100万吨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石化产业列入全省“一基地、两集群”规划布局。医药产业集聚发展,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1.5%和15%。“一港四园”产业规模加快膨胀,现代医药港累计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四个产业园区新落地过亿元项目19个、累计达61个,步长制药绿色智能化制造、知和大药厂、简道制药、泽宇生物等11个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产业全面起势,龙蟠科技锂电池正极材料、烁燊新能源锂动力电池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风力、光伏电站分别达到23座和26座,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50万千瓦,占总装机量的58.1%、居全省第2位。259.4万千瓦陆上风电项目签约实施、规模占全省总量的30%,在建过亿元新能源项目达到41个、总投资341亿元。厦门海辰储能、江苏超电快充、巨湾技研动力电池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机电设施制造向高端化迈进,精进电动电驱动总成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康沃甲醇发动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率先实现量产,英搏尔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江华机械农机智能制造等一批项目增资扩产,关键零部件研发实力和产能规模逐步的提升,机电设施制造业营业收入增长达21.5%。纺织服装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郓城一鸣纺织、泰和纺织等34家重点企业实施技改,弘成化纤、万宏服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锦纶多功能纤维等服装面料短板正加快补齐。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精深方向延伸,实施过亿元技改项目14个,营业收入增长15%。成武县玉米深加工、食品加工两条百亿级产业链条加速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新建5G基站2868座、总数突破1万座,省数字化的经济“晨星工厂”、省级数字化的经济园区,分别达到64家和6家,菏泽跻身“2023数字城市百强榜”第64位;天厚新材料、德通新材料等重点企业稳步增长,华泽高端纤维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增长8%。万楷特种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单县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生产基地等11个过亿元项目加快建设,新签约祥泽新材料等过亿元项目41个。科创能力慢慢地加强,全社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分别达到3家和7家,菏泽市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新签约重点产业引才项目337个,引进高端人才374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9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11家。
(四)城乡建设提质升级。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发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确立。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设计获批实施,7县国土空间总体设计通过省规委会审议,132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全覆盖。36项专项规划快速推进,2项重点区域城市设计、10项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牡丹机场开通航线万人次。日兰高铁年客运量近150万人次,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如期推进。济广高速改扩建菏泽段顺利推进,郓鄄高速建设任务完成过半,济商高速成曹段、徐民高速单曹段开工建设。濮新高速黄河特大桥、省道304鄄城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提升改造国省道231公里,省道328东明段完成改建。新万福河复航二期启动建设,成武港安济河作业区试运营,通达京杭大运河的港口达到3处。城市功能稳步提升。长江路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全市改造雨污分流管网149公里,全面完成“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任务。
城市更新深入实施,改造提升老旧小区153个、3.6万户;完成“保交楼”6.7万套、完成率达到85.8%,快于年度计划5.8个百分点;建成棚改安置房5万套。城市创建持续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通过省级评审。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巨野工笔画、曹县汉服、单县羊肉汤产业产值分别突破20亿元、70亿元和90亿元,牡丹区芍药鲜切花销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菏泽鲁锦产业焕发新生机,曹县被评为全国食品农产品电商发展百强县。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1016公里,完成953个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扎实推进,27个市级示范片区加快建设,成武县、巨野县获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示范试点有力开展。郓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取得新成效,定陶、郓城、鄄城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顺利推进,曹县入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8个乡镇入选省级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试点。20个市级重点镇扩容提质,镇域面积、驻地人口分别增加4.3平方公里、5.9万人,镇域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五)营商环境一直在优化。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市场主体满意度达到98%。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坚持用好“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建立“涉企专员”队伍,办结“吹哨”事项4.7万件。实施职能部门亮人员身份、亮制度职责、亮评价结果“三亮”专题行动,5368名公职人员接受评议,参与群众1100万人次。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一窗受理”率分别提高到98%和100%。法治环境持续优化。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实现全覆盖。启动实施“行政执法监督年”活动,持续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深入推动非公有制企业“法治体检”,防范化解法律风险1760项。建立政法护航工作站36处、“菏法护企”服务站46处,法治保障能力明显地增强。市场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归集信用数据11亿余条,信用评估正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全覆盖。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预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9.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32.9万户次。新增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20万户、存量突破100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747家、增长34%。
(六)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6%。十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教育事业稳步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所,新增学位3万个。本科院校和“双一流”院校录取增幅均超过10%。单县职业中专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牌。菏泽家政学院牵头成立全国现代家政产教融合共同体。医疗服务能力不断的提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创建,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挂牌运行,省肿瘤医院菏泽分院正式启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完成建设。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全部达到国家优秀标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市县区中医院全部通过等级复审。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县区全覆盖,成武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创新举办文化惠民活动3万余场次,东明黄河特色村落保护展示等17个文旅项目入选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名单。国家级A类赛事“华小粮杯·2023菏泽马拉松赛”成功举办。单县一中排球队获第二届全国初中联赛第一名。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开发公益性岗位6.5万个,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持续提高,低保扩围增效人员增量居全省第2位。新增大型养老机构17处、养老护理床位4433张,完成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816户。发展底线更加稳固。大气、水环境质量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1位,分别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20名”和“后30名”。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近十年最低。深入推动平安菏泽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化解信访积案难案,全力守好安全生产、能源保供、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底线红线,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七)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高标准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61件、政协委员提案331件。建立“局长讲政策”常态化宣讲制度,完善并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重点工程提报论证等行政决策制度,全方面实施重点工作全链条闭环式“1+7+N”大督查工作机制,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重要工作在一线调研、重大问题在一线解决,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同时,人民武装、双拥共建、退伍军人、国防动员、统计审计、方志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河务、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有力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驻菏部队官兵,向关心支持菏泽建设的各界人士和各路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新兴起的产业发展体量还不大;县域经济实力有待逐步提升,农村发展还存在很明显短板;民生领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距离群众期待还有不少差距;本质安全基础不够牢固,安全生产、生态建设、财政金融风险防范等方面压力较大;一些干部服务效能不高,抓落实的狠劲韧劲不足,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比较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